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3篇
建筑科学   4篇
水利工程   18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并结合潘家口水库现场围隔实验,主要从实验室内研究水体、野外围隔水体及天然水体三个方面,对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与生物量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叶绿素a与生物量一般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当优势藻种发生明显变更时,二者相关性不明显甚至不相关;现有资料显示,野外围隔实验水中,叶绿素a与生物量一般呈显著正相关。在天然水体中,叶绿素a与生物量可能相关或不相关。叶绿素a与藻密度的关系将在续文中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环境因子对鱼饵中磷释放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分析了环境因子(上覆水、微生物活动、温度、pH、水动力条件)对鱼饵磷释放特征的影响及原因。结果表明:鱼饵在去离子水中总磷和正磷酸盐的平衡释放量约是潘家口水库水中的1.58倍和1.76倍;微生物作用有利于鱼饵中磷向水体释放,前者总磷和正磷酸盐的释放量约为后者的1.55倍和1.28倍;温度升高和水体扰动促进了鱼饵中磷的释放;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鱼饵中磷的释放量高于中性条件下鱼饵中磷的释放量。各环境因子作用下,鱼饵中磷在前3h内的释放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海藻酸钠/CaCl2凝胶包埋法固定转小鼠金属硫蛋白-Ⅰ(mMT-Ⅰ)基因聚球藻7002及其野生宿主藻,就固定化藻的生长、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及其去除重金属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藻细胞比游离藻细胞生长较慢,培养周期较长,且最大细胞浓度偏低,但固定化可有效提高藻细胞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固定化转mMT-Ⅰ聚球藻对Pb,Cd和Hg的耐受系数(以每单位的细胞吸光值OD750计)分别为6.077,0.610,1.093 mmol/L,而固定化野生聚球藻对于Pb,Cd和Hg的耐受系数分别为1.981,0.170,0.091 mmol/L;固定化转mMT-I聚球藻对重金属的去除效能明显优于游离藻:经3 d的处理,固定化转MT藻对Pb,Cd,Hg的去除率分别为88.09%,81.23%,91.45%,而固定化野生藻在相同的条件下则分别为77.3%,73.47%,85.44%。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转小鼠金属硫蛋白-I基因聚球藻去除重金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海藻酸钠/CaCl2凝胶包埋法固定转小鼠金属硫蛋白-I(mMT-I)基因聚球藻7002及其野生宿主藻,就固定化藻的生长、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及其去除重金属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藻细胞比游离藻细胞生长较慢,培养周期较长,且最大细胞浓度偏低,但固定化可有效提高藻细胞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固定化转mMT-I聚球藻对Pb,Cd和Hg的耐受系数(以每单位的细胞吸光值OD750计)分别为6.077,0.610,1.093 mmol/L,而固定化野生聚球藻对于Pb,Cd和Hg的耐受系数分别为1.981,0.170,0.091 mmol/L;固定化转mMT-I聚球藻对重金属的去除效能明显优于游离藻:经3 d的处理,固定化转MT藻对Pb,Cd,Hg的去除率分别为88.09%,81.23%,91.45%,而固定化野生藻在相同的条件下则分别为77.3%,73.47%,85.44%.  相似文献   
5.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高效高氯酸盐降解菌,对其进行常规的生理生化实验,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与β变形菌纲(Thauera Phenylacetica)的相似性达99%.此菌株和纳米铁以海藻酸钙为载体,制备了纳米铁/微生物小球(NMBs),并研究其微观结构和去除高氯酸盐的性能.同时也考察了不同温度和pH等环境条件下,该体系及其游离体系去除高氯酸盐效果的对比.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小球直径为3~5 mm,表面布满孔道,利于物质的进入.小球去除高氯酸盐的过程主要是吸附、化学还原和生物降解三阶段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后两阶段,均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同时还发现,温度适中(30℃左右),中性pH(约7.8)环境下小球体系去除高氯酸盐效果最佳,且该体系对温度和pH适应能力较强,有利于实际污染的原位修复.  相似文献   
6.
油田含油污泥污染与国内外处理、处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含油污泥污染现状和危害,阐述了我国含油污泥的污染现状及国内外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介绍了我国含油污泥的污染控制标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并进一步资源化利用含油污泥,开发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处理效果好的技术,并加强管理、促进含油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处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应用"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修复模式",研究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的生态修复.北运河、永定河和卫河是海河流域具有代表意义的生态受损河流.以这3条河流为例,通过分析它们的水量、水质、生境现状,结合建立的修复模式体系,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模式.在此基础上,讨论并提出海河流域其它18条平原河流的的生态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8.
对利用单室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降解水中红霉素(ERY)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RY的加入使MFC阳极上的产电菌活性受到抑制,ERY浓度越大,对产电菌抑制性越强。当ERY质量浓度为30 mg/L时,MFC最大功率密度为400 mW/m^2,ERY降解率为(83.21±1.4)%,COD去除率为(84.91±2.1)%。加入ERY后,阳极微生物群落发生改变,但主要物种相同且数量较大,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这3类产电菌门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投饵养鱼对潘家口水库水质影响围隔试验Ⅱ:磷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文讨论了投饵养鱼对潘家口水库水体中氮素的影响,本文进一步阐述围隔试验中,投饵养鱼对磷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潘家口水库是典型的“磷限制”型水体,总氮和总磷质量浓度比高达112,投饵养鱼极大降低了水体中氮磷质量浓度比,试验结束时投饵养鱼围隔氮磷质量浓度比介于2.60~5.63;试验期间,投饵围隔中总磷、溶解性总磷和溶解性正磷酸盐质量浓度随时间变化一致,其质量浓度高低排序相同:投饵>投饵单养花鲢>投饵混养花鲢和鲤鱼>投饵单养鲤鱼,除投饵单养鲤鱼围隔,其余围隔中各形态磷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围隔和水库水体。然而,颗粒态磷质量浓度顺序为:投饵>投饵单养鲤鱼>投饵混养花鲢和鲤鱼>投饵单养花鲢。假定单位质量鱼肉含磷量不随鱼体生长而改变,则捕捞可去除的磷素量分别是92.4mg(2#)、995.5mg(3#)和714.7mg (4#),分别占投放鱼饵总磷的0.5%、4.1%和3.1%。  相似文献   
10.
将投入产出表与产业部门的用水数据相结合,建立滦河流域2002和2007年水资源投入产出表,基于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系统地分析滦河流域2002、2007年三产业部门的用水效率与效益、产业间的水转移、虚拟水贸易量和消耗总量。结果表明:1第一产业以直接用水为主,效率低;二、三产业以间接用水为主,效率较高,滦河流域第二、三产业的间接用水均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2用水效益方面,第一、二产业较高,第三产业很低。2007年用水效率与效益较2002年均有显著提高;3滦河流域是虚拟水贸易的净输出地区,2007年贸易量较2002年呈上升趋势,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最大,上升77%;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最小,输入与输出接近平衡;42007年虚拟水消耗总量是2002年的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